2017年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现状: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
2017年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现状: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 图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融资租赁行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2017年,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渠道和服务。从发展现状、市场规模、政策环境、风险管理等方面对2017年我国融资租赁行业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相关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参考。
发展现状
1. 发展迅速
2017年,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据中国融资租赁业协会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融资租赁业务规模达到5.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20.15%。融资租赁公司在业务创新、服务模式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融资服务。
2. 市场潜力巨大
我国融资租赁市场的潜力巨大,未来有望继续保持高速。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对融资租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政府持续推动金融创新,为融资租赁行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市场规模
1. 业务规模不断扩大
2017年,我国融资租赁业务规模达到5.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20.15%。表内业务规模为2.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18.35%;表外业务规模为3.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21.9%。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反映出我国融资租赁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日益成熟的氛围。
2. 市场细分日益明确
在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的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在市场细分方面也日益明确。目前,我国融资租赁业务主要集中在设备租赁、企业贷款、项目融资、金融租赁等领域。设备租赁业务规模最大,占整个融资租赁业务规模的60%以上;企业贷款业务规模逐年,占整个融资租赁业务规模的20%左右;项目融资和金融租赁业务规模相对较小,分别占整个融资租赁业务规模的10%左右。
政策环境
1.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2017年,我国政府加大了对融资租赁行业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促进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关于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融资租赁、消费金融等金融租赁业务,以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2. 监管政策不断完善
为规范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防范金融风险,我国监管部门不断加强对融资租赁行业的监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关于融资租赁业务风险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融资租赁公司应当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确保业务稳健、可持续发展。
风险管理
1. 风险种类多样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风险种类多样,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信用风险是融资租赁行业的主要风险,包括租赁物质量、租赁合同履行等方面;市场风险包括市场价格波动、市场需求变化等方面;操作风险包括操作流程、内部管理等方面;法律风险包括法律法规变化、合同纠纷等方面。
2. 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为有效管理融资租赁行业的风险,我国融资租赁公司纷纷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企业应充分了解风险种类和来源,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和措施,确保业务稳健、可持续发展。
2017年,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推动下,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将继续保持高速,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重要的融资渠道和服务。融资租赁公司应充分了解风险种类和来源,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确保业务稳健、可持续发展。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