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融资租赁出口退税政策:了解其执行期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日益。融资租赁作为一种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方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促进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其中之一就是融资租赁出口退税政策。详细介绍这一政策的执行期限,以便企业更好地把握政策导向,享受政策优惠。
我国融资租赁出口退税政策:了解其执行期限 图1
融资租赁出口退税政策概述
融资租赁出口退税政策是指对于企业购买境内生产的融资租赁设备,将其租赁给境外企业所取得的收入,按照一定比例享受税收退免的政策。这一政策旨在鼓励企业开展融资租赁业务,推动境内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融资租赁业务增值税政策的公告》(财税[2016]19号)规定,自2016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对于购买境内生产的融资租赁设备,将其租赁给境外企业所取得的收入,按照一定比例享受税收退免的政策。对于购买境内生产的融资租赁设备,将其租赁给境内企业所取得的收入,不享受税收退免政策。
融资租赁出口退税政策的执行期限
1. 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为首次实施融资租赁出口退税政策的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内,企业购买境内生产的融资租赁设备,将其租赁给境外企业所取得的收入,按照一定比例享受税收退免的政策。
2. 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为融资租赁出口退税政策的 extension 期。在这个时间段内,企业购买境内生产的融资租赁设备,将其租赁给境外企业所取得的收入,仍然按照首次实施政策的规定享受税收退免的政策。
融资租赁出口退税政策是我国政府为促进融资租赁业务发展而出台的一项优惠政策。企业应了解政策的执行期限,以便及时享受政策优惠,推动境内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企业也应注意政策的退出时间,做好相关规划,确保业务顺利进行。在实际操作中,企业还需咨询专业律师和税务专家,确保业务合规,最大限度地享受政策优惠。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