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融资租赁行业展望:市场扩张与风险控制
2018年融资租赁行业展望:市场扩张与风险控制 图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融资租赁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融资租赁作为一种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服务,对于促进企业技术更新、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经历了2015年的快速后,我国融资租赁行业正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2018年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
市场扩张与政策支持
1. 市场扩张
2018年,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将在规模和业务范围上实现更大的扩张。在政策层面,政府将继续支持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等措施,为行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2018年,我国将进一步完善融资租赁行业的法律法规体系,包括《融资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以规范市场秩序,提高行业整体水平。
(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将继续推出一系列支持措施,包括税收优惠、设立专项基金等,降低融资租赁企业的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3)优化监管环境。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融资租赁行业的监管,防范潜在风险,保障行业的稳健发展。
2. 业务创新
为满足市场扩张的需求,融资租赁行业将在2018年加大业务创新力度,开发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融资租赁模式的创新。在传统融资租赁模式的基础上,融资租赁公司可与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合作,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2)租赁资产范围的拓展。融资租赁企业将进一步拓展租赁资产的范围,包括生产设备、交通工具、基础设施等领域,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3)服务模式的创新。融资租赁企业将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
风险控制与挑战
1. 信用风险
随着市场扩张,融资租赁企业的信用风险也将加大。为降低信用风险,企业需加强对客户信用评级和风险控制,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融资租赁企业还可以通过与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合作,共同分散信用风险。
2.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环境变化导致的租赁业务收入和资产价值波动。融资租赁企业需加强对市场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以降低潜在损失。具体措施包括:
(1)完善市场调研机制。企业应定期对市场进行调研,了解行业发展趋势、竞争态势等信息,为业务决策提供依据。
(2)优化业务结构。企业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业务结构,避免过度依赖某一行业或领域,降低市场风险。
(3)加强风险管理团队建设。企业应加强风险管理团队建设,提高风险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确保风险控制能力的提升。
3. 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企业在业务操作过程中由于内部管理不善、流程不规范等原因导致的损失。为降低操作风险,企业需加强内部管理,完善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具体措施包括:
(1)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确保各项业务活动的合规性、有效性。
(2)加强员工培训。企业应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减少由于操作失误导致的风险。
(3)建立内部审计机制。企业应建立内部审计机制,定期对企业的业务活动进行审计,发现潜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市场前景与建议
1. 市场前景
2018年,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将在规模和业务范围上实现更大的扩张,市场前景广阔。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推动下,融资租赁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2. 建议
(1)加强行业合作。融资租赁企业应加强与金融机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各方的合作,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
(2)提高专业水平。融资租赁企业应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3)注重风险控制。融资租赁企业要注重风险控制,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企业稳健发展。
2018年融资租赁行业将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推动下,实现规模和业务范围的扩张。企业也应关注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专业水平,为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