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融资租赁行业运行现状调查与分析
融资租赁行业作为我国金融租赁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对优化资本结构和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运行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期为融资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概述
融资租赁,即通过租赁方式为融资方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企业改善资本结构、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一种金融业务。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融资租赁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目前,我国融资租赁业务已逐渐成熟,市场前景广阔。
1. 融资租赁行业规模逐年扩大
我国融资租赁业务规模持续扩大,行业市场份额不断提高。据统计,2019年我国融资租赁业规模达到7.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约10%。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融资租赁行业在未来仍具有较大的潜力。
2. 业务结构逐渐丰富
随着行业的发展,我国融资租赁业务结构逐渐丰富,业务领域不断拓展。目前,融资租赁业务已涵盖 manufacturing、real estate、基础设施、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行业也逐渐向国际化发展,为国内外企业提供融资租赁服务。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运行现状调查
1. 融资租赁公司数量不断增加
我国融资租赁公司数量持续增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融资租赁公司约500家,其中国有融资租赁公司约150家,民营融资租赁公司约350家。这些公司大多规模较小,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业务范围、客户群体和业务成本等方面。
2. 融资租赁业务风险逐渐凸显
随着融资租赁业务的快速发展,行业风险也逐渐暴露。一方面,融资租赁公司的资金风险传导机制不完善,可能导致融资方和租赁方的风险暴露;租赁项目的失败可能导致融资租赁公司的资产质量下降。融资租赁公司在开展业务时应充分评估风险,加强内部控制。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运行现状调查与分析 图1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分析与建议
1.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我国政府对融资租赁行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政府鼓励金融机构创新融资租赁业务,支持融资租赁公司在业务创新、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方面取得突破。在税收、监管和融资等方面,政府为融资租赁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 行业竞争加剧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竞争日益加剧,企业应加大业务创新、提高服务质量、拓展业务领域,以提升竞争力。企业还可以通过合作、合并等方式,实现资源整合,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
3. 加强风险管理
融资租赁公司在开展业务时应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企业应关注融资方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风险。企业还应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与合作,确保合规经营。
总体来看,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在市场规模、业务结构等方面已取得较大发展,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融资租赁公司应抓住政策机遇,加大业务创新和风险管理,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做出更大贡献。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