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利息支出:能否作为成本进行税前抵扣?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日益。为了满足资金需求,企业纷纷寻求各种融资方式,其中融资租赁作为一种灵活、简便的融资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融资租赁利息支出的税收问题一直是企业关注的焦点。融资租赁利息支出能否作为成本进行税前抵扣呢?从税收政策的角度对此进行探讨。
税收政策背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可以对符合条件的技术、设备、无形资产的购置、改进、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支出,享有税收优惠政策。对于 rents(租赁)支出,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可以作为成本进行税前抵扣。但是,对于融资租赁方式产生的利息支出,是否可以作为成本进行税前抵扣,一直存在争议。
融资租赁利息支出的税前抵扣问题
融资租赁利息支出:能否作为成本进行税前抵扣? 图1
1. 税前抵扣的条件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融资租赁业务中利息支出的税收政策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40号)的规定,企业租入固定资产的利息支出,可以作为成本进行税前抵扣,但下列条件必须满足:
(1)租赁资产是企业使用或者生产的;
(2)租赁资产的租赁期限较长,一般是指1年以上;
(3)租赁资产的租赁收入符合相关税法规定。
2. 融资租赁利息支出的税前抵扣问题
对于融资租赁方式产生的利息支出,企业是否可以将其作为成本进行税前抵扣一直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由于融资租赁方式下,企业并未实际拥有租赁资产,融资租赁利息支出不属于企业使用或者生产的成本,不能作为税前抵扣。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既然融资租赁利息支出是企业租入固定资产的利息支出,且符合相关税法规定,那么其应当可以作为成本进行税前抵扣。
融资租赁利息支出作为成本的税前抵扣问题实践案例
A企业于2010年租入一栋房屋用于生产经营,租期为5年。租期内,A企业每年支付租金10万元。2015年,A企业进行税务核算时,将租金支出作为成本进行了税前抵扣,从而降低了企业所得税税负。
融资租赁利息支出作为成本进行税前抵扣问题是企业普遍关注的焦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融资租赁利息支出可以作为成本进行税前抵扣。但是,对于融资租赁方式产生的利息支出,企业是否可以将其作为成本进行税前抵扣,需要满足上述三个条件。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利用税收政策,降低税收负担。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